盧作孚著粗布中山裝
盧作孚紅巖村舊居
背景:盧作孚(1893—1952),重慶合川人,中國著名愛國實業(yè)家、社會活動家,他是重慶民生輪船公司和最大的煤炭生產(chǎn)基地天府礦業(yè)公司等幾十家工商企業(yè)的董事長。盧作孚一生簡樸至極,他在去世時留下遺言:“把家具還給民生公司,好好跟孩子們過。”正如民主人士梁漱溟給他的評價———“為商不有”,他是一個不追求榮華富貴的工商巨子。
常年穿戴粗布制服
盧作孚出生于合川農(nóng)村,從小穿著就非常簡樸。后來他創(chuàng)辦并擔任民生公司的總經(jīng)理后,用北碚三峽染織廠(也由盧作孚創(chuàng)辦)生產(chǎn)的芝麻色粗布作面料,以中山裝為款式,制作了統(tǒng)一的公司制服,這服裝就成了他常年的穿戴,甚至在他擔任了交通部次長和全國糧食局局長后也不例外。
盧作孚留給人們最深的形象就是穿著這粗布中山裝,加上為了節(jié)省時間而剃的光頭。有朋友開玩笑說:“你的跟班都比你穿得漂亮。”抗戰(zhàn)時期,郭沫若任職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邀請盧作孚去演講,盧作孚坐車門前,可負責接待的人不認識盧作孚,見第一個跳下車的人身穿派力司中山服,頭戴巴拿馬草帽,手拿著黑色公文包,十分氣派,就急忙迎上前去握手,并一個勁說:“歡迎,歡迎。”其實這個人是盧的工作助手,接待的人真把他當成了盧先生。
1944年10月,盧作孚到美國出席國際通商會議,仍然穿的是芝麻色粗布中山裝。當時也在美國為鄉(xiāng)村建設學院籌募捐款的晏陽初先生,看他這身打扮,勸他道:“作孚,外國人很講究衣冠,你這樣不修邊幅恐怕會吃虧的。”在這樣情況下,盧作孚才同意做了質(zhì)地很一般的西服,也是從這時候開始,盧作孚才會在一些必要的場合換上西服。
受盧作孚的影響,其家人都以穿著簡樸為榮。全家人的衣服和鞋子絕大部分是由盧夫人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。在繁重的家務之余,她還會抽出時間做一些繡花枕套和圍裙,以及兒童的繡花帽子托人帶到城里去賣掉,以貼補家用。
愛吃豆花飯
據(jù)盧作孚兒子盧國紀回憶,在自己幼年時,家境不好,不要說吃好,就是吃飽都很困難。后來父親工資多了一些,但是還是吃得很簡單,平時一般吃不了肉,只有父親在家時,包括招待客人,家里才會買些豬肉合著素菜一起炒,做成這種“翹葷菜”吃,從來沒有大魚大肉。
盧作孚先生還特別喜歡吃豆花下飯。據(jù)說他往往將豆花和調(diào)和一混,再倒入飯碗里,就像今天的盒飯一樣,吃得有滋有味。時任四川省主席的劉文輝可以說是盧的“伯樂”,是他發(fā)現(xiàn)了盧作孚并委以重任,后在幾次視察北碚中,盧都以豆花入席作招待。
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國民政府遷都至重慶,北碚劃為遷建區(qū),一大批文化名人寓居于此。據(jù)《北碚志》等史料記載,郭沫若、老舍、梁漱溟、梁實秋、晏陽初都受到過盧作孚的豆花宴請。特別是1937年12月26日,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到北碚視察,盧作孚也是以有豆花特色的宴席招待了這位力主抗日的政府首腦。由于林森本來就信奉佛教喜好素食,所以豆花這道菜很合他的胃口,以致后來多次來北碚北溫泉,下榻馨室都指名要吃豆花。盧作孚“投其所好”,將北溫泉馨室命名為主席避暑山莊,留下了這段“君子之交”的佳話。
要求家人厲行節(jié)儉
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盧的一家住在下土灣的半山上,陡峭的山坡經(jīng)常會滾落石塊和泥土,就在盧家遷出這里不久,一場大雨席卷巨石,竟將這房子砸得稀爛。
后來盧家搬到了紅巖村四號。這是一幢一樓一底的磚木結(jié)構(gòu)樓房,一共住了四家。盧家住在樓上朝東的一面,兩間大一點的屋子,一間中等大的,一間小屋,沒有專門的客廳和飯廳,四間屋子加起來的總面積不過40多平方米。
四十年代,一位美國作家曾這樣寫道:在他(指盧作孚)的新船的頭等艙里,他不惜從謝菲爾德進口刀叉餐具,從柏林進口瓷器,從布拉格進口玻璃器皿。然而據(jù)盧國紀回憶,全家陳設得最“闊綽”的父母親住的那間朝南的大屋,里面有一張大床,一張舊寫字臺,一個簡易的敞式書架和兩把藤椅。床上鋪的是普通的布毯(夏天鋪竹席),廉價的花布被面,粗布被單。餐具是粗瓷碗和江安出產(chǎn)的竹筷子。全家沒有一件沙發(fā)之類的高檔家具,甚至連方凳都沒有多余的。如果全家人都回來齊了,或者是來了親戚朋友,他們都得到樓下那間公用的屋子里,全都站著吃飯。對此盧先生絲毫不感到面子上有什么過不去,反而會吃得津津有味,其樂無窮。因為盧作孚從二三十年代創(chuàng)辦民生公司開始,就一直堅持和職工們一起吃飯,早已把站著吃飯變成了習慣。
盧先生不僅對自己要求生活節(jié)儉,而且對家人也非常嚴格。盧作孚還明確規(guī)定,就是自己的親屬,包括子女和妻子坐民生公司的輪船,都必須一視同仁買票,不會享受半點特殊。那時盧作孚兼職很多,所在單位都會給一筆“輿馬費”作為酬勞,這“輿馬費”就是交通費的意思。對這筆為數(shù)可觀的錢,盧作孚卻全部捐贈給了北碚文化基金會。
有人曾問盧作孚為何如此簡樸?盧作孚的回答很簡單,他說:“第一是要造成節(jié)約的風氣,第二是要表現(xiàn)事業(yè)的精神。”
【責任編輯 楊嘉 范蕾蕾】